- 編號:15701
- 書名:法律邏輯學(21世紀法學規劃教材)
- 作者:雍琦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4年8月
- 入庫時間:2004-9-13
- 定價:29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日 錄
第一章引論……………………………………………………………………( 1)
第一節邏輯科學的產生與發展……………………………………………(1)
一、“邏輯”的含義…………………………………………………………(1)
二、邏輯科學的產生………………………………………………………(2)
三、邏輯科學的發展與走向………………………………………………(4)
第二節 邏輯學的性質與功能………………………………………………(9)
一、什么是邏輯學…………………………………………………………(9)
二、思維同語言的關系……………………………………………………(13)
三、邏輯學的功能…………………………………………………………(14)
第三節 司法工作者學習和掌握邏輯知識的必要性………………………(17)
一、司法工作者必須懂得邏輯……………………………………………(17)
二、普通邏輯與法律邏輯………………………………………………(19)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邏輯知識及其應用………………………………………(23)
第一節概念的特征…………………………………………………………(23)
一、概念及其表達式——語詞與詞項……………………………………(23)
二、概念同語詞的關系以及把握這種關系的實踐意義……………(25)
三、法律概念是客觀性與規定性的統一…………………………………(27)
第二節 概念的內涵與外延………………………………………………(29)
一、概念的內涵及其確立方式——認識性內涵與規定性內涵…………(29)
二、概念的外延及其邊緣的模糊性………………………………………(33)
第三節 準確運用概念的邏輯基礎…………………………………………(35)
一、概念分類的知識及其應用……………………………………………(36)
二、概念間關系的知識及其應用…………………………………………(40)
三、法律概念間的層序關系及司法歸類活動……………………………(44)
第四節 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48)
一、概念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48)
二、概念內涵的揭示一一定義……………………………………………(50)
三、概念外延的揭示——列舉與劃分……………………………………(58)
第三章命題的一般特征………………………………………………………(65)
第一節判斷及其表達式……………………………………………………(65)
一、判斷的特征……………………………………………………………(65)
二、判斷、符號與陳述………………………………………………………(66)
三、判斷同語句、命題的關系………………………………………………(69)
第二節描述命題與評價命題………………………………………………(72)
一、命題的不同性質、作用………………………………………………·(72)
二、區別兩種性質不同的命題的意義……………………………………(75)
第三節命題形式及其分類…………………………………………………(76)
一、命題的邏輯形式及其邏輯性質………………………………………(76)
二、命題的分類……………………………………………………………(78)
第四章性質命題………………………………………………………………(80)
第一節 性質命題的概述……………………………………………………(80)
一、性質命題與關系命題…………………………………………………(80)
二、性質命題的基本類型…………………………………………………(83)
第二節性質命題的邏輯特征………………………………………………(87)
一、性質命題詞項的周延性………………………………………………(87)
二、性質命題真假的判定以及不同性質命題之間的邏輯關系…………(88)
第三節 性質命題的隱含命題以及揭示其隱含命題的方法………………(94)
一、性質命題的隱含………………………………………………………(94)
二、揭示性質命題的隱含命題的邏輯方法………………………………(95)
第五章復合命題……………………………………………………………(102)
第一節復合命題的概述……………………………………………………(102)
一、復合命題的特征、組成…………………………………………………(102)
二、復合命題真假的判定與真值表………………………………………(103)
第二節 復合命題的基本形式及其邏輯性質………………………………(104)
一、聯言命題………………………………………………………………(104)
二、選言命題………………………………………………………………(106)
三、假言命題………………………………………………………………(109)
第三節 復合命題的等值式及其應用意義…………………………………(117)
一、負命題及其等值式……………………………………………………(117)
二、復合命題形式的轉換及其應用意義…………………………………(122)
三、多重復合命題及其等值式……………………………………………(125)
四、真值表判定方法………………………………………………………(128)
第六章規范命題………………………………………………………………(133)
第一節模態命題與真值模態命題…………………………………………(133)
一、模態命題概述…………………………………………………………(133)
二、真值模態命題的特征及其分類………………………………………(134)
三、真值模態命題相互間的邏輯關系……………………………………(135)
第二節規范命題概述………………………………………………………(137)
一、行為規范的特征與規范命題的表達式………………………………(137)
二、法律規范及其結構……………………………………………………(141)
三、規范命題的組成………………………………………………………(143)
四、規范命題的分類………………………………………………………(144)
第三節規范命題相互間的邏輯關系………………………………………(147)
一、反對關系………………………………………………………………(147)
二、差等關系………………………………………………………………(148)
三、下反對關系……………………………………………………………(149)
四、矛盾關系………………………………………………………………(149)
第四節 刑法規范命題的一般特征和結構特點……………………………(153)
一、刑法規范命題的一般特征……………………………………………(153)
二、刑法規范命題的結構形式……………………………………………(156)
第七章推理的概述……………………………………………………………(161)
第一節推理的特征…………………………………………………………(161)
一、什么是推理……………………………………………………………(161)
二、推理的組成及其語言表達形式………………………………………(164)
三、推理是有預定目的的思維活動………………………………………(166)
第二節推理的類型及其區別與聯系………………………………………(169)
一、推理的分類……………………………………………………………(169)
二、不同類型推理的區別…………………………………………………(171)
三、不同類型推理的聯系…………………………………………………(173)
第三節推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175)
第四節證據的運用與邏輯推理……………………………………………(181)
一、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邏輯推理過程………(181)
二、證據運用中要注意把握邏輯推理與主觀臆斷的界限………………(186)
第八章演繹推理………………………………………………………………(189)
第一節三段論………………………………………………………………(190)
一、三段論的特征…………………………………………………………(190)
二、判定三段論形式有效性的標準——三段論的規則…………………(191)
三、三段論的格和式以及不同格的邏輯要求……………………………(199)
四、三段論的應用形式——省略式………………………………………(204)
第二節復合命題推理………………………………………………………(206)
一、聯言推理及其應用……………………………………………………(206)
二、選言推理及其應用……………………………………………………(210)
三、假言推理及其應用……………………………………………………(215)
四、復合命題推理的綜合運用……………………………………………(224)
第三節 刑偵工作中怎樣正確運用演繹推理………………………………(232)
第四節 法律推理的特征及運用……………………………………………(238)
第九章歸納推理………………………………………………………………(249)
第一節 歸納推理概述………………………………………………………(249)
一、歸納推理的特征………………………………………………………(249)
二、歸納推理的作用、性質…………………………………………………(252)
三、歸納推理的先行條件——搜集和占有材料…………………………(253)
第二節 完全歸納推理………………………………………………………(255)
一、完全歸納推理的特征及其應用………………………………………(255)
二、完全歸納推理的性質…………………………………………………(258)
第三節 不完全歸納推理……………………………………………………(259)
一、簡單枚舉歸納推理……………………………………………………(260)
二、科學歸納推理…………………………………………………………(266)
第四節探求因果聯系的邏輯方法…………………………………………(268)
一、契合法…………………………………………………………………(270)
二、差異法………………………………………………………………(272)
三、契合差異并用法………………………………………………………(274)
四、共變法…………………………………………………………………(276)
五、剩余法…………………………………………………………………(279)
第十章類比推理………………………………………………………………(285)
第一節 類比推理的特征及性質……………………………………………(285)
一、類比推理的特征………………………………………………………(285)
二、正確運用類比推理的邏輯要求………………………………………(290)
三、類比推理的認識意義——類比推理與創造性思維…………………(292)
第二節 類比推理在司法工作中的應用……………………………………(293)
一、類比并案推理…………………………………………………………(294)
二、偵查實驗類比推理……………………………………………………(295)
三、類比法律推理…………………………………………………………(297)
第三節刑事偵查中的比對推理……………………………………………(302)
一、比對推理的特征………………………………………………………(302)
二、比對推理的作用……………………………………………………(304)
三、正確運用比對推理的邏輯要求………………………………………(306)
第十一章假說與偵查假說……………………………………………………(310)
第一節假說及其建立程序…………………………………………………(310)
一、假說的特征與分類……………………………………………………(310)
二、假說的認識價值………………………………………………………(312)
三、建立假說的邏輯程序…………………………………………………(314)
第二節偵查假說及其應用…………………………………………………(319)
一、偵查假說的性質、作用與特點…………………………………………(319)
二、怎樣正確建立偵查假說………………………………………………(321)
第十二章論證…………………………………………………………………(330)
第一節論證的特征…………………………………………………………(330)
一、什么是論證……………………………………………………………(330)
二、論證的組成……………………………………………………………(332)
第二節論證的方法…………………………………………………………(336)
一、直接論證………………………………………………………………(336)
二、間接論證………………………………………………………………(340)
第三節反駁及其方法………………………………………………………(344)
一、反駁的特征……………………………………………………………(344)
二、反駁的對象及其方法…………………………………………………(345)
第四節論證中必須遵循的邏輯思維規律…………………………………(350)
一、同一律以及論辯中違反同一律而發生的邏輯錯誤…………………(351)
二、矛盾律以及論辯中違反矛盾律而發生的邏輯錯誤…………………(355)
三、排中律以及論辯中違反排中律而發生的邏輯錯誤…………………(358)
四、充足理由律以及論辯中違反充足理由律而發生的邏輯錯誤………(361)
第五節 法庭論辯中常見的非形式謬誤……………………………………(366)
一、形式謬誤與非形式謬誤………………………………………………(366)
二、法庭論辯中的非形式謬誤……………………………………………(367)
本書共2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