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4615
- 書名:刑事證據可采性研究(訴訟法學文庫XX)
- 作者:郭志媛
- 出版社:人民公安
- 出版時間:2004年4月
- 入庫時間:2004-6-9
- 定價:36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基本概念之分析…………………………………(1)
第一節關聯性……………………………………………(2)
一、關聯性(relevance)的含義與判斷………………(2)
二、邏輯上的關聯性與法律上的關聯性
(logical relevancy and legal relevancy) …………(13)
三、附條件的關聯性、多重關聯性與有限的關聯性
………………………………………………………(18)
第二節可采性……………………………………………(19)
一、可采性的含義………………………………………(19)
二、可采性規則…………………………………………(23)
三、可采性的司法裁量…………………………………(27)
第三節 與關聯性、可采性相關的幾個概念……………(29)
一、實質性(materiality)………………………………(29)
二、證明性(provability)………………………………(31)
三、證明力(weight) …………………………………(32)
四、證據能力……………………………………………(33)
五、合法性………………………………………………(37)
第二章可采性理論的形成與發展…………………………(40)
第一節英美證據可采性理論的形成……………………(40)
一、英美可采性證據規則的形成與發展………………(40)
二、英美可采性證據理論的形成與發展………………(49)
三、英美證據可采性規則的成因分析…………………(59)
第二節 大陸法系有關證據能力的理論、立法與實踐
……………………………………………………(64)
一、大陸法系國家有關限制證據能力的理論…………(64)
二、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關于證據能力的立法與實踐
………………………………………………………(72)
第三節 兩大法系可采性規則之比較與評析……………(77)
一、兩大法系可采性規則之區別………………………(77)
二、兩大法系可采性規則之聯系………………………(85)
三、評論…………………………………………………(91)
第三章關聯性規則——以關聯性與可采性的關系為視角
………………………………………………………(92)
第一節概述………………………………………………(92)
一、可采性規則的體系與分類…………………………(92)
二、關聯性與可采性的關系……………………………(96)
三、關聯性規則在中國………………………………(103)
第二節品格證據規則…………………………………(105)
一、良好品格證據……………………………………(1lO)
二、不良品格證據……………………………………(117)
三、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關品格證據的規定…………(133)
第三節類似事實證據規則……………………………(135)
一、類似事實證據規則的判例發展………………(137)
二、類似事實證據的采納標準………………………(142)
三、類似事實證據規則的例外情形…………………(146)
四、被告人的合并審理………………………………(153)
五、對類似事實證據規則的評價……………………(154)
第四節特定訴訟行為與事項的關聯性………………(158)
一、特定訴訟行為與事項的關聯性…………………(158)
二、科技證據的關聯性規則…………………………(160)
第四章確保證明真實性的可采性規則…………………(167)
第一節意見證據規則…………………………………(167)
一、概述………………………………………………(167)
二、英美法系意見證據規則的立法與實踐…………(178)
三、大陸法系意見證據規則的立法與實踐…………(194)
第二節傳聞證據規則…………………………………(197)
一、傳聞規則的形成…………………………………(199)
二、傳聞規則的理論基礎……………………………(203)
三、傳聞陳述與非傳聞陳述…………………………(211)
四、傳聞規則的適用…………………………………(218)
五、傳聞規則的例外…………………………………(221)
六、其他國家和地區關于傳聞規則的立法與實踐…(243)
第三節最佳證據規則…………………………………(252)
一、最佳證據規則的起源……………………………(252)
二、最佳證據規則的演變……………………………(254)
三、最佳證據規則的適用范圍………………………(256)
四、最佳證據規則的例外……………………………(259)
五、制定法的規定……………………………………(262)
第五章確保證明正當性的可采性規則…………………(264)
第一節概述……………………………………………(264)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含義與范圍………………(264)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兩種模式…………………(267)
第二節 非法搜查、扣押證據的排除規則……………(268)
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確立………………………(268)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理論依據…………………(274)
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279)
四、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限制與例外………………(293)
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307)
第三節非法自白排除規則……………………………(333)
一、非法自白排除規則的確立………………………(333)
二、自白排除規則的理論依據………………………(340)
三、自白排除規則的適用標準………………………(342)
四、大陸法系國家的自白排除規則…………………(357)
第四節 “毒樹之果”的可采性規則…………………(361)
一、“毒樹之果”原則的確立…………………………(361)
二、“毒樹之果”原則的例外…………………………(363)
三、“毒樹之果”原則的適用…………………………(368)
四、其他國家以及聯合國法律文件的有關規定……(372)
第五節特權證據規則…………………………………(374)
一、特權規則的理論基礎……………………………(374)
二、特權規則的分類…………………………………(375)
三、特權規則與證據的可采性………………………(378)
第六章可采性規則的價值分析…………………………(382)
第一節可采性規則的實體法價值……………………(383)
第二節 可采性規則的程序價值………………………(392)
一、促成審前程序與法庭審理程序的分離…………(394)
二、對取證活動的制約與影響………………………(396)
三、對被告人、證人等的權利保護…………………(398)
第三節可采性規則的社會價值………………………(400)
第四節可采性規則的價值權衡與選擇………………(403)
第七章確定證據可采性的程序…………………………(409)
一、可采性問題的判斷主體…………………………(409)
二、提出可采性爭議的方式——當庭異議與審前動議
……………………………………………………(410)
三、確定可采性的程序………………………………(416)
四、與可采性有關事項的證明………………………(436)
五、其他國家確定證據可采性的程序………………(440)
第八章可采性規則在中國的確立………………………(443)
第一節 中國關于可采性規則的立法與研究現狀……(443)
第二節 中國確立可采性規則的必要性……………(449)
一、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是保障實體公正的需要
……………………………………………………(449)
二、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是提高程序公正的需要
……………………………………………………(451)
三、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是提高訴訟效率和保護
其他社會利益的需要………………………………(454)
四、建立、健全可采性規則也是我國法制與聯合國
刑事司法準則接軌的需要…………………………(456)
第三節 中國確立可采性規則的總體設想……………(458)
一、理論研究的準備…………………………………(458)
二、法律觀念的轉變…………………………………(459)
三、可采性規則體系的構建…………………………(461)
四、配套制度的建設…………………………………(464)
第四節幾個亟須設立和完善的可采性規則…………(473)
一、非法言詞證據排除規則…………………………(473)
二、非法物證排除規則………………………………(479)
三、傳聞證據規則……………………………………(484)
四、特權規則…………………………………………(487)
五、原始證據優先規則………………………………(493)
參考文獻……………………………………………………(495)
后 記……………………………………………………(505)
共5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