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萊州刑初字第253號
——山東省萊州市人民法院(2015-8-18)
(2015)萊州刑初字第253號
公訴機關萊州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曲某甲,曾用名曲某乙,男,1992年4月19日出生于山東省萊州市,漢族,初中文化,農民,戶籍地及現住址均為萊州市。2015年2月14日,因涉嫌犯詐騙罪被萊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于萊州市看守所。
萊州市人民檢察院以萊檢未檢刑訴(2015)97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曲某甲犯詐騙罪,于2015年5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審查后于同日立案,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萊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孫晶晶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曲某甲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萊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曲某甲和石某系結拜兄弟,被告人曲某甲向石某家里謊稱其能夠幫石某辦理到萊州市國土局五險一金的工作,自2014年4月中旬至2014年5月底,被告人曲某甲以需要向國土局領導送禮、請客等理由,多次向石某及其家人索要人民幣共計60500元以及空調二臺、香煙、花生油、皮鞋、皮包、大鲅魚等物品一宗。經萊州市價格認證中心鑒定,二臺空調和一條玉溪煙價值人民幣5446元。
2014年6月份,石某發現自己被騙,被告人曲某甲承認其欺騙的行為,并給石某家人打了一張6萬元的欠條,后被告人曲某甲失去聯系。2015年2月13日,石某及其父親找到被告人曲某甲,曲某甲還款3500元錢,后在其家中被民警抓獲。
針對上述指控的事實,公訴機關向法庭提供了相應的證據予以證實。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曲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構成詐騙罪,提請本院依法懲處。
被告人曲某甲對起訴書指控的主要事實和罪名無異議,辯解皮鞋、皮包不是詐騙的,是在為石某找工作前給的。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曲某甲和石某系結拜兄弟,被告人曲某甲向石某家里謊稱其能夠幫石某辦理到萊州市國土局五險一金的工作,自2014年4月中旬至2014年5月底,被告人曲某甲以需要向國土局領導送禮、請客等理由,多次向石某及其家人索要人民幣共計60500元以及空調二臺、香煙、花生油、大鲅魚等物品一宗。經萊州市價格認證中心鑒定,二臺空調和一條玉溪煙價值人民幣5446元。
2014年6月份,石某發現自己被騙,被告人曲某甲承認其欺騙的行為,并給石某家人打了一張6萬元的欠條,后被告人曲某甲失去聯系。2015年2月13日,石某及其父親找到被告人曲某甲,曲某甲還款3500元錢,石某報警,被告人曲某甲在其家中被抓獲。
上述事實,有經法庭舉證、質證的下列證據予以證實:
1、書證
(1)案件來源、發破案經過、抓獲材料、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辦案說明等各1份,證實本案的發破案經過。其中抓獲材料載明“2015年2月13日16時25分許,城港派出所接指揮中心指令:曲某甲報警稱萊州市城港街道馬郭莊村有人問報警人要錢,并要將報警人帶走。我所民警接報后立即到達現場處置,因雙方均不要求公安處理,經調解后,民警返回。2015年2月13日19時15分許,城港派出所接市局指揮中心指令:報警人石某在城港路街道馬郭莊村發現此前曾詐騙自己的嫌疑人。接報后,我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當場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曲某甲在馬郭莊村其家中抓獲。”
(2)住宿發票2張,付款單位均為萊州市國土資源局,與被告人的供述印證。
(3)欠條一張,證實被告人于2014年6月3日為石某父親出具金額為6萬元的欠條一張。
(4)石某父親的記賬條2張、銀行客戶回單2張、銀行卡交易查詢單一份,證實被告人從石某家人騙取錢款的情況。
(3)萊州市國土資源局簡介及相關法律法規一宗,證實被告人曾向被害人提供上述材料。
(4)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前科查詢證明各一份,證實被告人的身份情況及無犯罪前科。
2、鑒定意見
山東省涉案物品價格鑒定(認證)結論書1份,證實被騙空調、香煙于2014年5月的價格為人民幣5446元。
3、證人證言
(1)證人石某甲是被害人石某的父親,其證實被告人以為其兒子找工作為由從其家人手中騙取財物的情況。因曲某甲稱已將石某的檔案交到國土局,他到檔案局查沒有此事,加之曲某甲帶來的國土局檔案室的孫主任,經其打聽沒有此人,他才懷疑被曲某甲騙了。
(2)證人宋某某證實,其與曲某甲認識,曾與曲某甲一起吃飯時認識的石某,曲某甲曾囑咐他不要問石某工作的事。2014年6月3日,曲某甲告訴他收了石某家4萬元給石某找工作,沒有找成,他勸說讓他把錢還給石某家人。
(3)證人馬某某證實,曲某甲是其侄子。2014年4月份,她讓曲某甲幫忙買個空調,曲某甲說他干爹家搬家倒騰下一臺舊空調,問她要不要,她說要。過了幾天,曲某甲拉來一臺舊空調,說給人家1000元錢就行,她當著石某的面給了曲某甲1000元錢。那段時間,她聽曲某甲說他在為石某找工作。
4、被害人陳述及辯解
被害人石某陳述其與被告人認識,被告人以為其找工作為由向其及家人索要錢物的情況。到2014年6月3日,曲某甲先后騙了他12筆錢,共60500元,這些錢他父親都記了賬,給曲某甲看了賬,他都認,就打了一個6萬元的欠條。2014年下旬,曲某甲就聯系不上了。
5、被告人供述
被告人曲某甲供述其通過他人認識石某,后結拜為兄弟,他聽說石某母親曾花10萬元為石某找工作沒辦成,意識到他家有錢,就想以找工作為由騙石某家兩個錢花花。他騙石某能幫其在國土局找份穩定工作,送禮的錢先由他墊付,辦成后再給錢。他以找工作、裝修為由,先后向石某及其家人要了現金5萬余元及一些物品,共計約6萬余元,錢款均被其花費了。為了讓石某相信他在為其辦工作,他從網上下載了一些國土法的材料讓石某學習,還請一些“領導”和石某一起吃飯。他和石某到外地玩耍時,他說是給為石某找工作的“市委宋書記”辦事,還將住宿發票的交款單位開成萊州市國土局,說是讓石某上班后報銷。實際上宋書記只是村里的一個書記,他從未讓其為石某找工作,只是最后不好收場了,才讓宋書記幫其圓場。他還請他的一個姓孫的朋友冒充國土局檔案室的“孫主任”與石某全家一起吃過飯。2014年6月3日,事情敗露,他給石某的父親打了一張6萬元的欠條。之后,他跑到濰坊打工,將原來的手機卡扔了。2015年2月13日,石某及其家人遇到他,帶著他到他自己家要錢,他還了3500元錢,因當時他們要把他帶走,他報了警。后來石某也報了警,警察將其帶走。當庭供述以請客送禮為由向石某及其家人索要現金60500元,收受2臺空調及鲅魚、玉溪煙、花生油等,辯解皮鞋、皮包不是詐騙的,是在為石某找工作前給的。
上述證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告人曲某甲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侵犯了公民的私人財產所有權,構成詐騙罪,起訴書指控的基本事實及罪名成立。被告人當庭認罪,如實供述所犯罪行,退賠部分贓款,可依法予以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曲某甲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刑期自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刑期自2015年2月14日起至2017年2月13日止。罰金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交納至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四份。
審 判 長 黃欣平
人民陪審員 陳建平
人民陪審員 胡 峰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張雙紅
===================================================
聲明:
本站收錄的二十萬件裁判文書均來自法院官方網站公開信息,
本站裁判文書欄目不會接受任何個人或企業提供的裁判文書。
如您認為內容涉及個人或企業隱私,要求修改或刪除的,
請將網址發郵件至:

我們將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聯系妥善處理
===================================================